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8月29日,通用视觉智能领域3项“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联合召开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包括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张娅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群体协同的医疗通用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以及分别由王钰副教授和谢伟迪副教授主持的青年科学家项目“动态开放环境下的预训练模型知识持续学习方法与应用”和“知识驱动的基础模型适配”。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王晔,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乔宇,电院副院长郭小军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电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王延峰主持。
丁奎岭首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他表示大学是教育与科技的关键交汇点,有责任、有义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持续探索创新。上海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基础扎实,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紧密,共建人工智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希望项目能够把握住创新深挖与交叉的本质,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为产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争取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王晔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交大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表示双方的合作将成为一流高校和国家实验室联合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典范,希望双方通过合作共同提升研究水平基础、人才队伍基础和科研设施基础,在医疗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
此次交大承担的3项项目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通用视觉智能”任务申报,项目将以建构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和应用技术体系为目标,结合当前预训练大模型技术路线,研究医疗通用模型构建技术体系,突破隐私数据汇聚、知识嵌入、下游适配等核心技术挑战;面向开放域视觉任务,探索知识驱动的通用模型迁移适配方法;针对开放、动态、不确定环境下的复杂认知,研究预训练模型的高效多模态知识增量学习方法。项目群的参与单位包括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
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包括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邬江兴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波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主任张文军教授。
启动会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项目论证专家组成员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吴启晖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沈定刚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杜军平教授,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聪博士,深圳大学毛睿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聂礼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吴帆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张帆教授。除咨询专家组、论证专家组外,项目组还邀请了科技部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黄萱菁教授,浙江大学吴飞教授,清华大学张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延峰教授对项目进行指导,包括项目责任专家华东师范大学贺樑教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成宇研究员、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组骨干等共70余位科研及管理人员出席会议。
启动会上项目负责人张娅、王钰、谢伟迪分别从项目概要、组织管理、实施计划、成果与考核方式及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围绕项目研究目标,三位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课题分解、技术路线、时间节点、考核指标,明确了各课题的任务分工与相互联系。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项目的核心技术创新点、项目实施期间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项目组织管理方案的落实、课题与承担单位接口等方面展开质询讨论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咨询专家组成员的邬江兴院士表示,项目在进行中要充分考虑医疗公私混合云下的安全的问题,同时建议将通用医疗大模型具象到医疗分科大模型,希望从专科普惠的角度突破。
王怀民院士表示,项目组要充分协调应用型项目和基础设施类项目,特别是要积极和计算基础设施相关重大项目团队进行有效合作,控制相关方面的风险;同时,应建立开源生态,吸引相关领域的注意力和资源,让医院的医生和算法开发人员有主动使用平台的意愿。
贾伟平院士表示,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看,要解决医疗行业的根本性问题,需要考虑人工智能应在医疗领域中形成新的数字疗法,因此要在项目研究中嵌入数字疗法的临床研究,按照临床的要求来设计数字处方。
最后,专家组形成评估意见,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技术路线和计划安排基本合理,实施方案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